【手术显微镜的临床应用包括以下几点】
寻找遗漏根管:根管遗漏是导致根管治疗失败的常见原因之一,临床上易发生遗漏的是上颌磨牙近中第2颊根(MB2)及近中第三颊根管(MB3),上颌前磨牙的第二颊根,下颌切牙的第二根管,下颌磨牙的第四或第五根管。容易遗漏根管的根管大多细小而隐蔽,或是根管口钙化或是位置深在。手术显微镜的局部放大和照明作用,是帮助寻找隐藏或遗漏的根管有利条件。有研究显示显微镜比在肉眼和外科放大镜下更容易区别钙化根管口和周围的牙本质,更容易发现小的根管口。
1、取根管内塑化物:我国现阶段因牙髓塑化治疗失败的病例较多,需去除根管内塑化物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以保存患牙。根管内塑化物较为坚硬,用手动器械无法全部取出。塑化剂与牙本质的颜色有较大差异,塑化剂为红褐色,而牙本质为淡黄色。显微镜下可清楚分辨二者,用超声器械和旋转Ni-Ti器械可安全有效去除塑化物,完善根管治疗。
疏通钙化根管:处理细小甚至完全闭锁的钙化根管是根管治疗的常见问题。肉眼和低倍放大条件下,很难发现髓腔里的钙化根管,传统使用根管锉或机用扩孔钻等器械沿牙长轴方向“盲法”探查根管的方法容易出现根管偏移、台阶、根管壁侧穿等并发症,成功率较低。在显微镜高倍放大的条件下,术者可以通过颜色细微的不同鉴别牙本质和钙化物质,从而进行准确
2、切削,降低治疗风险:修复性和继发性牙本质的颜色较暗,质地较软,正常牙本质多呈淡黄褐色。对于根管中上段完全钙化,无法直接探查到根管时,可以先使用小号球钻或超声工作尖去除可疑点处1-2mm深的钙化组织,再用DG16根管探针或8#10#手用K锉探查根管口及上段根管,确定根管方向,用根管锉沿根管方向小幅度上下提拉去除钙化组织,逐步深入至根管中段疏通根管中上段后,可辅以EDTA,使用8#或10#手用K锉反复扩通根管下段直至根尖部。对于根尖1/3弯曲钙化的根管,先用超声器械或机用扩孔钻消除牙本质领,建立直线通路,初步预备根管中上段后辅以EDTA,使用8#或10#手动锉探寻预备根管。
3、根管内折断器械的取出:器械折断于根管内是根管治疗主要并发症之一,有效取出根管内折断器械可提高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传统方法取出率低,并且容易发生侧穿或将折断器械推向根尖更深处。显微镜辅助超声技术能安全、有效取出大部分折断器械,是目前最常用的折断器械取出方法。显微镜在折断器械取出过程中能提供良好的视野, 充分暴露折断器械,帮助提高取出率。
4、修补穿孔:因龋坏、牙根吸收或医源性造成的根管壁穿孔以及根尖偏移,可导致牙周组织的炎症和牙周附着丧失,预后较差。对于根管壁穿孔的患牙,传统使用外科方法修补或直接拔除,保存率低。手术显微镜使术者可以在清晰的视野下对根管壁穿孔的位置、大小及形态等多个方面进行仔细的定位和评价。建立直线通路后,在可视条件下准确放置修补材料,帮助提高根管壁穿孔非手术治疗的成功率。研究表明,显微镜下辅助MTA修补根管壁穿孔,患牙治疗成功率可达到86%。
5、显微根尖外科手术:对于一些根尖周病变的患牙,在根管治疗效果不好或不能使用时,可以选择根尖外科手术提高患牙保存率。传统的根尖外科手术由于操作视野不清,器械使用不当,高发的术后反应等常以失败告终。过去十年随着显微镜的推广应用和超声设备的更新,根管外科在显微镜的帮助下可以较快的定位、识别根尖,清晰分辨出牙根表面细微的解剖结构。在超声设备的辅助下,术者能够进行最小范围的根尖预备和精确的根尖倒充填,因此根尖外科成功率大大提高。